(图片来源:Envato)
去年九月,我在新加坡四合一干部精进研习营的生活组负责洗环保碗。
圆缘时刻,初闻《立愿文》,字字句句直叩心底,不禁热泪盈眶。目睹法亲家人道气充盈,齐声高呼“我愿意”,佛堂中正气昂扬,法喜遍满。
然而当时,我对“发心立愿”的理解尚浅,只是随众举手。那句“我愿意”仍显飘渺,心也未真正安住。
上人常教诫:“修行并非遥不可及,要系缘修心,藉事练心,随处养心。”
一年来,步步踏实走在菩萨道上,时时反观自己是否达到上人心目中好弟子的标准:要谦虚自抑而非不可一世,
洁身自爱以涵养德香,
无私爱执着而能平等待人,
心量开阔且能克制脾气,
做事认真但与人无争,
言谈举止有威仪风度,
有学有德又有清净心……
我一一做到了吗?我深知自己仍未圆满。
有句静思语说“停在半路,比走到目标更辛苦”。于是,我持续把握因缘,多参与,多学习和体会。
慈善访视,教我体悟“人伤我痛,人苦我悲”的同理心,实践“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”的胸怀。“清净在源头”,守护大地如护己心,是参与环保回收后的深刻感触。此外,通过慈济善食坊推广植物性饮食的活动中,长养“尊重生命”的慈悲心念,学习与万物共生共荣。
今年五月末,有幸参与柬埔寨海外义诊,见证多国志工大爱共伴,感受到大医王“医人、医病、又医心”的悲悯之心。透过文字,在出勤笔耕之职,培养正念、深入思惟,于字里行间观照自心。参与义卖会、街头劝募,学习缩小自己;弯腰感恩的谦卑,体现慈济人文精神。
诚如证严上人所言:“佛法生活化,菩萨人间化。”每一次的付出,都是修行的契机,也是放下“我执”的练习。以感恩心去堪忍,于堪忍中生起感恩心。
今年九月,因缘殊胜,我以学员的身份参与四合一干部精进研习营。
圆缘时,《立愿文》旋律再起,感动依旧,泪水却蕴含不同意义。这一年来,将感动化为行动,深入静思法脉,体会“为佛教,为众生”的精神。此刻道心更为坚定,那句“我在,我承担!”说得格外安稳且踏实。
修行之路,必须亲身行履,一步一脚印认真的体悟,无人能代,更没有捷径。
这条长路看似崎岖,实则每一步都是滋养愿力的沃土,每一次人事磨练都在叩问初心:信,是否坚定?愿,是否真切?行,是否纯粹?
如今,我终于明了,真正的“立愿”并非一时热泪的感动,而是以师志为己志,将“为佛教,为众生”的宏愿,化作日常中每一个不起眼的善念与行动。唯有提起正念,以“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”的胸怀,不畏艰辛,才能在人事磨练中如如不动,修得一颗清净柔软的菩萨心。
让愿力如涓涓细流,深渗入生命的土壤,无声却绵长,滋养着自己,也润渍着沿途的众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