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图片来源:Envato)
“Daddy,这个周末我有几位朋友会过来家里聚会,玩电玩。”我儿子突然对我说。
“哦,好的。是大学朋友吗?”我好奇地问着。
“不是,是我小学的好朋友。”
“小学好朋友还有在联系和聚会,非常好哦!很难得的友谊,要好好珍惜哦!”我赞叹并鼓励儿子,要珍惜友谊的可贵。
记得我在家乡念小学时,在不同的时段,相续有两位很要好的小学朋友,常常陪伴着我一起玩乐。
小时候,我常到这两位好朋友家玩耍,他们的妈妈都非常的疼爱他们,待我也很好。但很不幸的是,他们的妈妈都在不同时期患上疾病。这件事情让我感到非常沮丧。因为自从朋友的妈妈生病后,他们的生活深受影响,我们的友谊也慢慢地变淡。
其中一位好朋友在妈妈生病后,变得沉默寡言,平时也不跟我玩耍。那时的我,虽然知道朋友是为妈妈的事操心,但对朋友性格上的改变,我不是很善解,总以为我们的友谊已经变质了,更不用说会去关怀他人,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去帮忙他。
另外一位好朋友,在他妈妈生病之后,行为变得非常顽皮和叛逆,成为学校老师心中的顽皮学生。爸妈也因此不再让我去他家玩。每天上学经过他家门口时,我都会看到他妈妈在家里念佛经。晚上,朋友被爸爸打骂的哭声渐渐取代原本的谈笑声。
后来,两位朋友的妈妈相继离世。在葬礼上,我并不晓得如何安慰朋友,更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话。我只能握着朋友的手,看着他红肿的眼眶,一语不发。再后来,两位朋友和家人都陆续搬离家乡,最初我和其中一位好朋友还保持书信上的联系,但后来也不了了之。那时候,我已经12岁了。但这两位朋友,在我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回忆。
小时候,我妈妈也生过一场大病。虽然我不知道妈妈生了什么病,但想起朋友家里因妈妈生病后的改变,我就非常的担忧。那段日子,我每天都会向家里的观世音菩萨祈祷,保佑妈妈快点好起来,因为我不想我们家也变成好像我的两位好朋友一样。
正因为有过这样的经历,我更深刻体会到健全的家庭和父母的爱,在小孩成长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。其中,妈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。在小孩的心中,母爱犹如晨曦的阳光,洒在幼苗的枝叶上,让其得到足够的能量与活力。正是这份母爱的滋养,让孩子得以培养出多方面的能力与自信。
很感恩在我成长的过程当,妈妈一直陪伴在身边。这看似如常的事情,其实是一个深厚的福报,因为对某些小孩来说,这可能是一种奢求。
在慈济慈善关怀的个案当中,时常需要关怀一些单亲家庭。慈济志工在陪伴这些家庭的孩子时,虽然无法真正取代孩子亲生父母亲的地位,但志工们以诚以情,在孩子们心中扮演爸妈的角色。当孩子遇到挫折或困境时,志工都会陪伴和鼓励孩子,提升他们的自信或打开他们无助的心门,协助解除心中的疑惑和恐惧,同时祈愿孩子们可以顺利走过荆棘的成长道路。
其实在陪伴这些家庭的过程中,志工也是在学习培养自己的大悲心,在对方最需要的时候即时援助,解除其心苦,盼望其心自在,拔苦并予乐,造福人间。这是每位慈济志工最终的目标,也是实践大慈大悲的真谛。
每当我想起小学的两位好朋友时,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北宋文学家苏轼写给弟弟苏辙的《水调歌头》中的一句词“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”
祝福朋友在远处一方,安好无恙。